国宝画重点丨有了它,寒冬里的取暖仪式感拉满

admin 2024年01月21日 阅读数 70338

  四季轮回,周而复始。北京时间1月20日,我们迎来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

  大寒,顾名思义就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时节,是阴阳转换的重要节点,也是冬天结束、春季到来的转折点。此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依然处在严寒时期,常伴有寒潮、大风和雨雪天气,也正如民谚所说:“大寒时处三四九,天寒地冻冰上走。”

  在没有暖气、空调、暖宝宝等御寒工具的古代,古人是怎样抵御寒冬的呢?

  在古代,烤火取暖是应对漫长冬季的有效御寒手段,火盆是最常见的御寒物件。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于明霞介绍,这件现藏于沈阳故宫博物院的清掐丝珐琅夔凤三足大火盆,为清代中期宫廷里冬季取暖用具,集实用与美观于一体。

 

  此盆为圆形口,口沿为宽板沿外折,下部为鼓腹,底部有象首形三足。全器以掐丝珐琅制成,均为浅蓝色珐琅釉地,板沿及腹身皆饰蓝色夔凤纹及繁密的缠枝花纹,个别纹饰有填白,增加了图案的美感;盆口沿边缘錾刻一圈回纹,因长期使用鎏金已失;腹下部有鎏金三象首形足,象耳下垂,双牙直伸,象鼻子触地向上卷曲;盆内另附盛炭之器,为脸盆形状,内沿安有两个活环,以方便取用。

  火盆是清宫室内最常用的取暖用具之一。盆内承装木炭,可放置在地面、炕、桌案上,人们可以围拢过去温手暖脚。“雪满中庭,月满中庭,一炉松火暖腾腾。”烧上炭火取暖,众人围“盆”夜话,冬日的取暖仪式感氛围拉满。

  “过完大寒,正好一年。”在这岁末年终,冬去春将来的时节,希望你也可以像古人一样,拥有寒冬里的取暖仪式感,拿捏冬日里的这份生活情趣。用一缕缕暖意,开启春天的浪漫。

【精美壁纸送上】

策划:齐慧杰

监制:胡国香

终审:冯璇

记者:赵洪南

设计:邱星翔 陆家燕(实习)

编辑:王晶晶 王宇轩 孟洁

技术:庞子乐

学术支持: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于明霞

中国传统色参考《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

鸣谢:沈阳故宫博物院

【纠错】 【责任编辑:焦鹏】

推荐阅读:

新华全媒+丨擦亮“向绿底色”——山东青岛先进制造业一线观察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2023年广东保险业总资产2.25万亿元,同比增长8.8%

十大券商策略:市场迎来做多窗口!聚焦确定性资产“杠铃策略” 择优稳增长

(私行晋级专属)中银平稳理财计划-智荟系列240060期22日起发行

易方达基金成曦:科创板50指数有望估值修复

受益电子雷管全面替代普通雷管 国泰集团2023年净利同比预增超100%

地方两会观察丨助力老年人家门口安享晚年——从地方两会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中欣氟材拟定增募资6.36亿元 募投项目涉钠电池材料

学大教育大涨5.32% 预计2023年净利润暴增

赛诺医疗颅内血栓抽吸导管在江苏挂网

专题推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