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来信|画框里的乡村
新华社南昌11月27日电(记者陈毓珊)寻一处“小桥流水人家”,怎可错过婺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青砖黛瓦马头墙,在山水掩映中,散发着古朴、自然的气息。漫步在江西婺源县沱川乡理坑村,随手拿起小店前售卖的素色明信片,再一转头,已是人在画中。
已近年末,萧瑟的北风却吹不散这里的人气。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摄影爱好者驻足停留。惊喜的是,一群群年轻的面孔穿梭在房前屋后、河畔林里,他们随处而坐,架起画板,将好风景“装”进画框里。
大学生在理坑村中取景写生。新华社记者 余刚 摄
今年18岁的宋依晨是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美术系的大一新生。尽管有一丝凉意,她依然坐在河边,用双眼取景,再用画笔勾勒。转眼间,眼前的徽派建筑在笔尖已经活灵活现。
“这里有山有水,风景也是别具一格,来到这里写生,完全不用担心找不到素材。”她说。
理坑村是沱川乡较早发展旅游产业的村庄之一,正是因为这里“梦里老家”的独特乡村风韵。除了群山叠嶂、溪流潺潺,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理坑村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242栋,这里的一山一水、一砖一瓦,皆可取景入画,是写生创作的绝佳去处。
婺源县沱川乡理坑村。新华社记者 余刚 摄
像宋依晨一样来沱川乡写生的艺术生,每年有近5万人。20多年前,也正是一群美术院校的师生发现这里是写生的绝佳场景,并口口相传,当地村民发现了商机,发展起写生产业。
一家写生基地的负责人潘进兴告诉记者,如今,该基地与包括国内一流美术院校在内的数百家院校合作,拥有上千个写生驿站床位,年接待写生人员上万人。
青年人的“扎堆”为这个古老的乡村带来了新活力,新业态的生长,正改变着乡村的整体风貌。
今年3月,来自浙江台州的季亚红在理坑村经营起了一家奶茶店。“我之前也是开奶茶店的,原本是来理坑旅游。看到这里的环境这么好,人气又这么旺,就想着不妨把店开在这里,不仅年轻人喜欢,我们也能过上惬意的田园生活。”季亚红望着店里满满的客人,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美院学生在徽派建筑旁创作写生作品。新华社记者 余刚 摄
沱川乡乡长胡亮说:“写生产业也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返乡创业,给老百姓的收入带来了很大的提高。”据他介绍,沱川乡现有大大小小的宾馆、酒店、写生基地70多家,街头巷尾还有写生产品、奶茶、烧烤等商铺100多家。如今,写生产业已成为沱川乡的支柱性产业。
风景入画,画中兴业。如今,借助具有特色的徽派古建和田园风光,沱川这个偏远的小乡镇成长为“中国写生之乡”,以一幅幅写生画卷绘就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乡村的活力持续迸发。(视频制作:彭菁 余刚 )
【纠错】 【责任编辑:刘子丫】推荐阅读:
乡村行·看振兴|播下“农技种”结出“致富果”——山东高唐农技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勃肯(BIRK.US)盘前跌11% 警告2024财年利润率或承压
@所有券商!券商文化建设评估指标口径调整,"五篇大文章"拟纳入考察
专题推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