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人潮涌动 迎春花市提升深圳消费吸引力
作为典型的“移民城市”,往年春节期间,不少深圳居民纷纷选择返乡过年,大街小巷一度上演着“空城计”。
“最近几年,在深圳过年的人越来越多。”在深圳罗湖区爱国路迎春花市,在深圳生活超过30年的陈璐对记者说,“看看花市这么多人就知道,深圳的年味越来越浓。”
(宋春雨、徐绍轩摄)
逛花市、买年货、品美食、看表演。不难发现,迎春花市不仅是一场花卉交易会,更是一场文化盛宴。爱国路迎春花市现场人气也十分火爆,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3日爱国路迎春花市首日已经人气高涨,截至当天22时人流量近27万人次。
(宋春雨、徐绍轩摄)
据悉,深圳市迎春花市始于1982年。1998年起,爱国路成为每年花市的固定举办地。不过,从2016年开始,专属于爱国路的迎春花市就由一家主办变成“多点开花”的模式,虽然方便了各区人民过年,但似乎少了那么一点“年味”。在现场采访中,有多位深圳市民也表示,有爱国路迎春花市才算是一个完整的深圳年,诸如爱国路迎春花市这样传统经典的“品牌”应该保留,在注重传统的基础上求新求变,这样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增加深圳的消费吸引力。
(宋春雨、徐绍轩摄)
记者在现场还发现不少香港旅客。对于深圳的迎春花市,多位游客表示香港也有迎春花市,两地的花市都很热闹喜庆,都能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气氛。
其实,港人在深“吃吃吃”和“买买买”,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2023年,深港全面恢复通关提振作用明显,通关不仅会直接带动口岸商贸再度兴盛,更重要的是深港人员频繁密切交往,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其中就包括对商业和消费市场的提振。
从长远来看,如何有更多的措施与政策支持深港消费发展,如何能够促进两地在消费领域的互联互通,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习惯,仍是两地需要去思考、解决的命题。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刘雪菲认为,对于深圳而言,要注重消费供给的创新,根据深港两地跨境游客群体和画像针对性地拓展消费新场景新模式。比如,首先可以开展港人北上消费提质升级的需求意愿调查,加大优质商品和服务的供给。从而进一步激发跨境消费者新的消费意愿,为深圳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注入活力。其次,深港两地要加强在首发经济、夜经济、高端消费等重点促消费的政策板块联动往来。以商圈、商业街、购物中心为载体举办各类路演、巡展,让跨境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更加丰富立体,激发消费潜力。
校对:彭其华
推荐阅读:
开年11家基金公司高管变更!4家董事长换新,涉及两家千亿级“保险系”公募
江苏2023年GDP增长5.8% 今年持续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
证券板块有望彰显“风向标”优势地位 财富管理ETF(159503)涨近2%
专题推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