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水利:科创引领农供第一品牌,产品化开辟发展新蓝海
近期,水利部在浙江丽水召开农村供水标准化建设和管护现场推进会,钱江水利(600283)旗下松阳县农村供水运维中心成为县域统管信息化示范点,向全国各省市参会领导及专家展示农饮水及城乡供水一体化创新成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农村供水被视为乡村振兴中最具确定性的新赛道之一,但面临水源类型复杂、点多面广、地理气候条件恶劣等环境制约,往往形成工程建设和设施维护成本高企、水费收入难以覆盖成本等现实问题。钱江水利作为水务环保领域央企标杆,发挥农供领域“起步最早、链条最全、规模最大”的综合优势,构建“自研设备+智慧平台+标准体系”农供服务标准化产品体系,在农村供水小、散、乱的市场乱象中开辟新赛道。
据悉,钱江水利已经逐步形成在农村供水细分领域的品牌优势,从浙江省逐步向周边省份拓展。目前公司已在福建、广东、安徽、湖北实现项目落地。
自研核心装备筑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针对农村供水痛点难点,钱江水利以“产学研用”的创新生态,持续加大对农饮水运维核心设备的研发投入。目前,公司已经成功推出钱水牌超滤PTFE(聚四氟乙烯)膜净水设备和精准加药设备,并在公司运营的单村水站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后续产品向全国市场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资料显示,钱水牌超滤PTFE膜净水设备于2024年同时被列入水利部《农村供水水质保障实用技术(产品)清单(第一批)》和《2024年度浙江省水利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指导目录》。这套设备实现了“设备稳定、操作简便、少人工干预、专业要求低”的极简运维,该工艺也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新型膜法水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在浙江农村供水领域的首次应用。
从技术特点上看,该设备有效破解传统工艺应对雨后高浊度的难题,原水浊度在1000NTU以内对系统产品基本无影响,出水浊度稳定控制在0.2NTU以内,优于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耐久性能突出,质保5年不断丝,使用寿命10年以上;可以反复清洗并迅速恢复通量,同时可以干式保存,遇水可二次激活使用。同时,设备运维成本低至每吨0.07元,并能够实现无人稳定运行,人员派出量减少90%。该设备目前已经在浙江三地117座单村水站实现规模化应用,日处理规模突破1万立方米。
钱水牌精准加药设备同样进入《2024年度浙江省水利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指导目录》。公司创新性提出以末梢水(即用户直接使用的水)余氯含量为核心的自动精准投加算法系统,基于原水流量、余氯、酸碱值、温度等多种因素,并通过PLC控制器接收多参数仪表、流量计、液位、水泵运行状态等参数,做到与水处理设备同步运行调节,从而使投入水中消毒剂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实现了消毒剂瞬时精准投加;同时安装便利,单日耗电1kW·h节能效果显著,可通过手机APP远程监控。
基于自研关键设备,钱江水利对农村供水设施实施模块化集成设计。在丽水松阳县的供水设施改造中,设备占地面积较传统工艺缩减60%至80%,实现了“无新增占地”的突破,有效化解农村供水与用地矛盾的难题。公司在此基础上,开展“适用于山区海岛复杂环境的单村水站净水成套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针对不同的用户规模和电力供应情况设计多种模式,满足从单村供水到家庭供水多个场景的需求。
目前,钱江水利已经在浙江金华建成农饮水技术实验基地,正在开展陶瓷膜短流程设备等12项技术攻关,逐步打造集实验、培训、实训、考核、推广为一体的农村供水技术中心,持续丰富技术装备的储备,同时为行业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提供坚实平台。
数智化重构农村供水智慧运维
农村供水讲究“三分建,七分管”,高效、稳定的运行管理体系是单村水站可持续发挥效益的关键。钱江水利通过数字孪生及AI技术,构建了一套“全域物联、数字中枢、精准服务”的智慧管理模式,以数字化精细化治理模式,提升农村供水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公司以数智水站为中枢,部署涵盖“水源-水站-管网-用户”的全链条监测系统,同时辅以BIM、无人巡检等技术,依托全域物联形成集智能调度、移动巡检、应急抢修于一体的“端+云+链”智慧水务生态,达成“指尖治水”的现代化管护模式。同时将AI大模型与多年积累的模型库、知识库紧密融合,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管理,保障单村水站高效运行,持续发挥效益。
例如,在四预管理和安全保供方面,聚焦降雨、干旱、温度关键指标,统筹监测水库、山塘、溪沟堰坝、地下水四类水源,集成在线监测、远传控制、精准加药等技术,使处置水质异常波动等突发事件的时间缩短至1小时。在运维管理方面,平台实时监测预警并远程处置60%的用户问题,其余问题系统自动派发工单现场处置,实现农村供水“一小时服务圈”。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强大的数智化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公司率先突破了农饮水传统的分散管理构架,因地制宜实现农村供水县域统建统管。
公司通过多样化组合实施委托运营、特许经营、股权合作等商业模式,成功实现对浙江省2500余座单村水站的规模化管理,约占浙江省单村水站总数的30%。公司参与的广东河源东源县农村供水县域统管项目,统管东源县县域内20座镇级水厂及120座单村供水工程。通过“水务大管家”的创新型合作模式,将灌区管护、水库物业化管理、河道治理、水利工程、二次供水等全县涉水业务进行整合,实现统一专业化、规范化、智慧化的管理,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最大程度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监管、同服务,有力提升了东源县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和水平。
标准化建设助推全国扩张
“一流的企业做标准”。标准是一种规范和准则,它可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钱江水利在农村供水标准化建设方面成果显著,推动农村供水护城河越来越深。
资料显示,钱江水利编制的《农村供水站一体化设备集成及安装规范》《农村供水站运行维护标准》《农村供水管理漏损控制导则》等3项团体标准,提升了农饮水产品和运维管理的核心标准;《单村水站运行管理规范》等地方标准正式实施,为农村饮水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和管理依据;参编《农村供水工程数字化建设技术导则》即将在广东省落地,该地方标准针对广东省农村供水工程的立体感知体系、自动控制体系、数字孪生支撑体系、数字化管理系统、网络安全系统等内容进行了全面性规范;参编《丽水市中心城区及周边区域给排水一体化规划》技术标准,为农村饮用水工程选址、净水和消毒设备选型、工艺运行等给予专业技术指导,达成城乡供水同标同质。
在运维管理方面,公司基于“全体系水务生产标准化建设”成果基础,创新推出“五统一”管理模式,实现农村饮用水从源头到龙头的全流程标准化管理。编制农饮水标准化管理手册、操作手册、评价手册,为农饮水运维提供规范模板。2024年,成功打造遂昌县远路口村供水站农饮水工程示范样板,推动浙江省农村供水事业现代化进程。
通过标准化建设的深度推进,目前钱江水利已经具备成套输出现代化管理体系、解决方案和专业设备及运维支持的能力。目前,公司已经实现农村供水在建设、投资、工艺、运营、数据、品牌六个维度的全面标准化,2024年以来,公司陆续中标广东河源、福建莆田农村供水运维业务,在成为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农村供水运维企业的基础上,实现全国化规模发展。
推荐阅读:
美股异动 | 拟发行和出售10亿美元股票 普拉格能源(PLUG.US)跌超16%
浙江202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今年聚焦“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
首单!注册制再融资欺诈发行,交易所限制融资!中介机构有无责任?
专题推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