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三川智慧总裁李强祖:以“智造”之名,重塑水表行业的星辰大海

admin 2025年05月16日 阅读数 63715

(原标题:专访三川智慧总裁李强祖:以“智造”之名,重塑水表行业的星辰大海)


专访三川智慧总裁李强祖:以“智造”之名,重塑水表行业的星辰大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江西鹰潭三川智慧5G数智工厂的启动仪式上,李强祖站在簇新的生产线旁,身后的机械臂正以18秒的节奏组装水表,AGV小车沿着空中物流线无声穿梭。这位掌舵中国水表行业首家上市公司的领军人,眼中映着数字孪生平台上跳动的数据流。

专访三川智慧总裁李强祖:以“智造”之名,重塑水表行业的星辰大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不是一座工厂的诞生,而是一场行业革命的开始。”他的声音沉稳而笃定。从传统水表制造到全球灯塔工厂,从硬件供应商到智慧水务生态构建者,李强祖带领三川智慧走过的21年,恰是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化跃迁的缩影。在智慧水务可信数据空间建设研讨会的间隙,我们与这位“智造变革者”展开对话,探寻三川智慧背后的战略逻辑与产业雄心。


破茧:从“追赶者”到“定义者”的二十年


李强祖加入三川智慧时,中国水表行业正深陷同质化竞争泥潭。“那时候,全国水表企业拼的是谁家铁壳更厚、价格更低。”回忆早期行业生态,他眉头微蹙。转机出现在2000年,三川研发出首款智能基表,这款具备预付费功能的产品一举打破机械表垄断格局,也让李强祖意识到:“技术突破才是破局关键。”


2010年,三川智慧登陆创业板,成为行业首家上市公司。但资本市场的聚光灯并未让团队松懈。“我们很快发现,智能水表的‘智能’还停留在概念阶段。”李强祖回忆,2015年与华为合作研发NB-IoT物联网水表时,通讯稳定性差、数据采集延迟等问题让项目一度濒临崩溃。在天津某小区试点期间,团队连续三个月驻场调试,最终攻克1L采样精度和防磁抗扰技术。“当第一百万台水表数据成功回传平台时,我知道行业游戏规则变了。”如今,这款产品累计销量突破1500万台,占据中国智能水表市场70%份额。


而5G数智工厂的构想,源于更深的焦虑。2019年,他力排众议启动工厂建设。三年间,团队攻克柔性夹具设计、无序抓取算法等技术难题,将95%的自动化率从图纸变为现实。“我们要做的不是改良,而是重新定义水表制造的标准。”

智变:5G工厂背后的战略深意


站在工厂二楼的观景台俯瞰,李强祖如数家珍:空中物流线如何实现11米高立体库的穿层调度,视觉检测系统怎样将人工误差率压降95%,数字孪生平台又如何让500万台水表的生产全程可追溯。但当被问及工厂最大价值,他的答案出人意料:“这不是生产工具升级,而是企业DNA的重构。”


首先是重构生产逻辑。“过去接订单要看工人排班表,现在MES系统能自动计算产能负荷。”李强祖举例,工厂接入ERP、WMS等8大系统后,订单交付周期大幅缩短,客户可实时查看生产进度。“更关键的是,18秒的生产节拍倒逼供应链改革,现在90%的零部件实现JIT(准时制)配送。”


其次,重构价值链条。李强祖解释,每只水表300余个运行参数实时上传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些数据正在反哺研发。“比如我们北方地区,根据环境数据优化工艺,降低产品故障率。”目前,三川智慧的数据平台已接入超500家水司,未来这些数据将衍生出管网监测、漏损分析等增值服务。


再次,重构行业边界。谈到屋顶4MW光伏电站,他说:“这座工厂是试验场,我们要把绿色制造方案打包输出。”他透露,三川智慧正与多地政府洽谈合作,打造行业标杆,将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与智能水表结合,打造水务领域的综合能源服务模式。


共生:智慧水务生态的攻守道


下午的研讨会上,当专家热议数据资产入表政策时,李强祖在笔记本上写下“共建、共融、共创、共生”八个字。这恰是三川智慧与沈阳水务集团合作项目的精髓。


“智慧水务不是软硬件堆砌,而是生态共建。”他分享道,双方历时18个月,召开50次研讨会,最终开发出涵盖2万个数据元的管控平台。


这种深度绑定,源于李强祖对行业痛点的洞察。“很多水司抱怨智慧项目‘建时热闹、用时空壳’。其实问题出在‘交钥匙思维’上。我们派驻工程师与水司员工同岗作业三个月,把200多个业务流程‘吃透’,系统操作界面甚至模仿他们原有的Excel表格设计。”这种“以客户为老师”的理念,让三川智慧的软件复购率超85%。


而对于中小水表企业的转型焦虑,李强祖展现出罕见锋芒:“要么拥抱变革,要么出局。”他透露,三川智慧正开发“灯塔工厂”模块化方案,将柔性产线、智能仓储等系统拆解为标准化组件。“就像积木,企业可根据预算逐步升级。”这种输出,实则是构建行业生态的隐形壁垒。


致远:站在未来看现在


访谈尾声,话题转向制造业的智能化前景。李强祖说举起一个智能水表,解释说:“工厂的每一件产品都经过严格的性能测试,而这些测试数据正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持续优化生产工艺。未来三年,我们要让每只水表的可靠性再提升一个量级。”


这份技术自信,根植于三川智慧的研发基因。作为行业唯一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其518项专利、419项软件著作权、参与国家标准60余项,构筑起坚实的技术护城河。在南昌大学联合实验室,团队正探索更前沿的计量技术,“每一次技术迭代,都是对行业标准的重新定义。”


但李强祖最在意的,仍是人才与技术的共生。“在5G工厂,老师傅的经验数据被录入系统,年轻人的代码算法优化产线节奏――这才是真正的智能制造。”他指着车间电子屏上的实时能耗曲线说道:“当人与机器相互赋能,制造业的边界将无限延伸。”


在国家数据基础设施(NDI)建设提速的背景下,三川智慧作为水务行业领军企业,将依托智能水表终端覆盖优势与5G数智工厂数据资产沉淀,牵头构建智慧水务可信数据空间。通过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确保数据安全共享,联合行业机构制定数据流通标准,企业可深度挖掘供水计量、管网调度等场景的数据要素价值,形成“硬件入口-数据服务-生态协同”的闭环。


暮色中的三川智慧园区,5G工厂的灯光与光伏板余晖交相辉映。李强祖望向远处正在建设的新工程,那里将诞生更智能化的生产基地。“很多人问转型是否痛苦,但当你看见未来,只会兴奋得睡不着觉。”这位掌舵者的眼神,恰如21年前那个调试第一台智能水表的青年工程师――炽热、坚定,永远望向下一座技术高峰。在这片智造的热土上,一场关于中国制造的进化论,正由他写下新的注脚。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推荐阅读:

汇华理财-汇裕封闭式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2024年001期19日起发行

中信证券台积电(TSM.US)2023Q4季报点评:24年营收指引超预期 业绩增长、估值扩张有望并行

中华企业涨停,沪股通龙虎榜上买入1016.35万元,卖出971.15万元

长盛轴承股价异动 2023年净利润增长115.56%—164.56%

1月25日十大人气股:中石油时隔八年再度涨停

云南2024年GDP增速目标5% 投资结构优化实现新突破

喜讯!金河生物子公司金河佑本顺利通过CNAS评审

科技赋能!九牧助力全球首个厕所科技行业报告发布!

美暂停向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提供额外资金

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就中法建交60周年互致贺电

专题推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