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浙两省包揽半数,中国“千亿县”增至62席

admin 2025年04月29日 阅读数 62609

(原标题:苏浙两省包揽半数,中国“千亿县”增至62席)

近期,赛迪顾问发布最新“千亿县”榜单。与2023年相比,中国的“千亿县”榜单增加了山东滕州、安徽长丰、江苏新沂三个新成员,总数达62个。这些千亿县GDP总量达10.5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到7.8%,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

目前,中国共有2844个县级行政区划,GDP超过千亿元的县有62个,仍然属于凤毛麟角。总体上,“千亿县”以全国1.3%的陆地总面积,贡献了全国7.8%的GDP,它们的GDP甚至超过了很多地级市以及省会城市,体现出强者恒强的发展态势。新晋级的3个千亿县,却是以新兴产业为支撑,显现出强势崛起的态势。

苏浙两省包揽半数,中国“千亿县”增至62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4年62个“千亿县”榜单。图源:赛迪顾问


苏浙两省包揽半数,中国“千亿县”增至62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赛迪方略县域经济研究中心资深分析师杨文学表示,工业产值大、城市建设水平高、市场消费能力强是“千亿县”的三大特点。2024年,“千亿县”规上工业总产值接近15万亿元,规上工业产值均值达2400亿元左右。“千亿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2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均值超500亿元。

杨文学观察到,“千亿县”正积极与周边地区开展联动合作,融入城市群、都市圈以及中心城市的发展体系,这种模式能够实现区域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错位竞争,形成良好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从而有效提升区域经济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分布失衡

从62个“千亿县”的区域分布看,这些“千亿县”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15个省份。江苏尤为突出,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共有22个县上榜。其中,江苏昆山市、江阴市的GDP总量都达到5000亿以上。浙江的“千亿县”数量排名第二,为11个;此次,山东滕州的“晋级”,助力山东“千亿县”扩容至6个,与福建并列排名第三。

刘亚宁制图


杨文学认为,“千亿县”在东部地区分布较为均衡,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四省合计占了7成左右。中部地区的“千亿县”,则主要分布在省会城市周边,比如湖南长沙县位于省会长沙的中部,安徽肥西县位于省会合肥的西南部。西部地区的“千亿县”则主要分布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富集区,比如陕西神木市,内蒙古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在主要经济大省中,广东却没有一个县进入“千亿县”榜单。2024年,广东GDP最高的县是惠州市博罗县,其GDP达952.2亿元。杨文学表示,这是由于珠三角地区具有较为特殊的行政区划设置。广州、深圳、佛山等地撤县设区后,原经济强县纷纷改设为市辖区,而东莞、中山两市无下辖的县或县级市,这导致广东无法以县的名义参与“千亿县”的竞争。但广东的镇域经济更为发达,其拥有狮山镇、北�蛘颉⒊ぐ舱虻取扒б谡颉薄�

杨文学进一步解释,县域经济是广东的短板,但也是广东的潜力所在。近年来,广东推动实施“百千万工程”,县域经济持续补强,一批经济强县加快崛起。预计,2025年广东将诞生第一个“千亿县”。

针对“千亿县”分布极不平衡的问题,杨文学认为,这只是发展阶段性问题。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的“千亿县”已不断涌现。2021年,内蒙古“千亿县”实现“零的突破”;2023年,新疆库尔勒市、陕西府谷县进入“千亿县”榜单。

未来,中西部地区要培育形成更多“千亿县”,关键要做好各省(区)县域经济梯队培育,有针对性地支持打造一批省(区)重点县,强化要素、重点项目等支持,形成省(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合力,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示范效应,引领更多县域实现跨越。

产业支撑

新兴产业好,县域经济强。江苏“千亿县”霸榜的原因,得益于其规模化的产业支撑。“园区经济”强大,是江苏省的优势,江苏的“千亿县”普遍拥有国家高新区、经开区、综合保税区等高能级平台。近年来,苏北地区邳州市、兴化市、沛县、新沂市先后迈向“千亿县”,江苏县域经济发展的均衡性更好了。

以GDP最高的昆山为例,支撑其成为中国县域之首的原因,离不开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2024年,昆山市GDP达5380亿元,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贡献了全市经济总量的50%左右。

在昆山,电子信息产业是“第一支柱”产业。昆山早在1984年自费兴办开发区,早期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但其核心零部件长期依靠进口。于是,昆山开发区在2005年率先布局光电产业园,建设了一条从石英砂、液晶玻璃、面板到整机的完整产业链,如今昆山每小时有2800台笔记本电脑发往全国,每天有近20万部智能手机发往全球,其电子信息年产值已达7000亿元。此外,昆山还设立了诸如咖啡产业园、光电产业园、低空经济产业园等一批创新园区。

此次新晋的隶属于徐州的新沂市,也是积极打造新兴产业的代表。新沂经济开发区已形成以新材料、高端装备、电子信息为主导,生物医药和新能源为新兴支柱的产业格局,产业集中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徐州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新沂经济开发区已吸引181家大型企业入驻,累计投资额达450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3.6%,远超全国开发区12.7%的平均水平。

对于“千亿县”数量排名第二的浙江,则是特色鲜明的“块状经济”,浙江形成的智能家电、五金工具、纺织服装、海工装备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有力支撑县域经济的发展。

浙江GDP最高的慈溪市,其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尤为明显。慈溪市下辖的观海卫镇,是全国电源连接器的主要产业基地,有着“欧式插座之乡”之称;胜山镇是浙江首个国家级自行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周巷镇集聚了众多家电企业,电熨斗销量占全球市场的70%。目前,慈溪还在持续优化“块状经济”,让传统“块状经济”打破零乱分布、无序竞争的瓶颈。

这一次,山东滕州、安徽长丰的晋级,也同样离不开新兴产业支撑。2024年,滕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9.3亿元,同比增长6%。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是滕州的三大主导产业,其营业收入分别达到300亿元、330亿元、130亿元。此外,滕州还是全国精细化工及新材料基地、中国中小机床之都、中国工艺玻璃之乡。

安徽长丰县2024年实现GDP1038.64亿元,是继肥西县之后安徽第二个GDP“千亿县”,长丰的晋级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息息相关。2021年,比亚迪落户长丰下塘。2024年,比亚迪带动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5万辆,而长丰也成为新能源汽车产量全国县域第一。除了比亚迪,长丰还在“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大领域持续发力。

因此,无论是霸榜“千亿县”榜单的江苏浙江,还是新晋“千亿县”城市,产业支撑都是推动县域经济迈向“千亿级”的关键。

准千亿县

据统计,2024年GDP达到900亿元―1000亿元的准“千亿县”数量达21个,其中湖北的准“千亿县”数量最多,有5个,湖北宜都市2024年的GDP达989.7亿元,距离千亿县仅有一步之遥。此外,浙江和山东各占4席。

刘亚宁制图


经济大省四川仍然没有出现准千亿的县。2025年的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四川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达州市宣汉县委书记杨勇在2025四川两会中也表示,宣汉把2026年定为决战决胜之年,确保GDP突破1000亿元,成功建设全国“千亿县”。而西昌市市长宋莉则表示,在“十五五”前期进入“千亿县”,是西昌锚定的下一个目标。


杨文学分析,2024年,浙江象山县、广东博罗县、山东肥城市、河北黄骅市GDP同比增速超10%,均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其中,象山县2024年GDP名义增速达到20.9%。2025年,预计“千亿县”数量将突破70个。

目前,这些准“千亿县”也在积极抢占产业新赛道。例如,山东诸城的汽车高端制造、湖北大冶的智能装备、湖北宜都的绿色化发展等正在加速向新兴业态转型升级;浙江嘉善的数字经济、安徽肥东的新能源电池等特色产业也在不断创新,持续提升竞争力。此外,山东招远推动黄金全产业链发展,湖北汉川加快纺织产业智能化转型,福建安溪实施茶产业数字化改造,这些地区正在加快重塑产业竞争优势。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

年初以来,各省纷纷在县域赛道发力。湖北提出,要深入实施强县工程,因地制宜培育根植性主导产业,推动百强县进位、千亿县扩容;福建提出,县域重点产业链突出以点带面,从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制度体系等方面统筹发力,打造一批工业强县、产业特色县;四川提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可以说,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上,各省都在蓄力新兴产业,布局未来。

推荐阅读:

华中农大认定被举报教师学术不端

汇华理财-汇裕封闭式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2024年001期19日起发行

2万亿俱乐部有望扩容:武汉杭州冲线,谁能“抢八”成功?

21健讯Daily|保健食品蛋白粉首张备案凭证发放;安进骨质疏松药物Prolia获FDA黑框警告

金融IT板块走高,金证股份涨停,财富趋势等大涨

看业绩不看名气!这些基金被逆势布局,"大块头"难获投资者芳心

【盘中播报】90只A股封板 石油石化行业涨幅最大

仁怀市政府颁发授予肆拾玖坊2023年度仁怀市“十佳优强”企业称号

沪上粤菜馆并番菜馆鼻祖杏花楼往事

年度业绩预计保持稳健增长,康龙化成等深市CRO企业有望受益行业高景气

专题推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