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款独家抗癌药放量,无锡药企迪哲医药年营收大涨294%,销售增加241人几近翻倍

admin 2025年04月30日 阅读数 68220

(原标题:两款独家抗癌药放量,无锡药企迪哲医药年营收大涨294%,销售增加241人几近翻倍)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杜苏敏

两款独家抗癌药放量,无锡药企迪哲医药年营收大涨294%,销售增加241人几近翻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得益于两款独家抗癌创新药持续放量,迪哲医药(688192.SH)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营收均实现大幅增长,亏损进一步收窄。

4月29日,迪哲医药披露的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0亿元,较上年度同比增长294.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46亿元,上年同期为-11.08亿元,亏损进一步收窄。此外,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0亿元,同比增长达96.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3亿元,上年同期为-2.24亿元。

目前,迪哲医药共有舒沃替尼(商品名:舒沃哲)和戈利昔替尼(商品名:高瑞哲)两款产品在国内实现商业化,二者均于2024年11月首次成功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该目录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4月29日,对于两款产品具体的销售占比及纳入医保后的价格降幅等问题,迪哲医药方面在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报告期,舒沃替尼和戈利昔替尼合并统计,并未披露各自具体的销售金额。前述两款产品在纳入医保后,获得了充分体现产品高创新程度和临床价值的合理定价,对公司的长期经营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2024年,舒沃替尼、戈利昔替尼两款产品完全依赖自费市场,已经取得非常不错的销售业绩,实现同比294%的增长。今年一季度,在医保扩容的促进下,两款产品亦成功实现‘开门红’,实现近翻倍的增长。”迪哲医药向时代财经强调,在医保扩容和一系列鼓励创新政策的支持下,舒沃替尼、戈利昔替尼还将持续放量。而据第三方研究机构预测,纳入医保之后,舒沃替尼和戈利昔替尼国内的合计销售峰值有望超过40亿元。

由于高研发投入与长周期回报的特性,创新药企在产品商业化早期普遍面临亏损,迪哲医药也不例外。目前,迪哲医药正处于商业化初期阶段,较高的市场推广成本及研发投入是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迪哲医药的销售费用分别是4.45亿元、1.24亿元,上年同期分别是2.10亿元、0.92亿元;研发费用分别是7.24亿元、2.10亿元,上年同期分别是8.06亿元、2.05亿元。

对于销售费用的大幅增长,迪哲医药在年报中解释称,主要系商业化团队扩张较快增加的人力成本及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的支出。

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迪哲医药的销售人员增至488人,较上年同期的247人增加近一倍。

迪哲医药方面对时代财经表示,自2024年起,公司在大力提升营收的同时,大力开展“提质增效高回报”行动,商业化团队作为公司的“利润中心”,去年实现销售294%高增长的同时,费用率同比下降106个百分点。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率为77%,相较去年全年进一步下降46个百分点。“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提质增效重回报’,以及当前的‘高效致胜’的商业化策略,全面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迪哲医药还将迎来海外商业化成果的兑现,2024年11月,其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递交了舒沃替尼的上市申请。对于舒沃替尼在美获批的预期时间,迪哲医药方面向时代财经透露,按照目前的进度,舒沃替尼有望于年内在美国获批上市。

在被问及舒沃替尼未来的海外商业化策略时,迪哲医药告诉时代财经,对于海外市场的拓展,国内不少创新药企已经进行了尝试,从市场的表现来看,无论是自建海外商业化团队,还是授权跨国药企来开拓海外市场,都已经有了非常成功的案例。“因此,公司正在积极评估多样化的合作方式,会从管线协同性、全球商业化能力、发展潜力、现金流等各维度进行评估,寻求最优方案。”

目前,迪哲医药已建立了包括实体瘤、血液瘤和免疫治疗在内的7条管线布局,除舒沃替尼、戈利昔替尼外,还包括LYN/BTK双靶点抑制剂DZD8586、EGFR TKI抑制剂DZD6008等。

4月16日,迪哲医药宣布顺利完成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总额为17.96亿元。相关公告中提到,公司计划将近10亿元的募投资金投向舒沃替尼、戈利昔替尼、DZD8586等核心管线的新药研发项目。

此外,时代财经注意到,在此次定增规划中,迪哲医药拟使用募集资金6.07亿元投入到国际标准创新药产业化项目中,并于无锡新吴区新建自主研发生产基地,专注于新型药物的临床前研发、临床开发及商业化生产。

2024年年报显示,迪哲医药目前对于临床试验产品及商业化产品均采用生产外包服务(CMO)的形式。自建生产基地或有望进一步助力迪哲医药从Biotech(生物科技企业)向Biopharma(生物制药企业)跃进。

迪哲医药告诉时代财经,按照当前规划,3年至5年之内,公司还将有3到5个在研新药上市。

“未来,随着产品线日益丰富,公司有必要拥有自有研发生产基地,有助于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迪哲医药表示。

推荐阅读:

微纪录片|未曾谋面 他们以这样的方式守护它

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922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

浙江202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今年聚焦“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

券商密集发债!1月已发行550亿元,还有600亿在路上……

张坤最新发声:“相信普通的结果”!

21健讯Daily|保健食品蛋白粉首张备案凭证发放;安进骨质疏松药物Prolia获FDA黑框警告

国产HiL进入新阶段,展现工业软件领域强劲增长

【研报掘金】机构:PEEK或将加速应用 关注相关产业链企业

比亚迪走出一群VC

看见2024|黄少媚:坚定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专题推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