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熊悍鼎“返乡” 楚国“父子鼎”世纪重逢

admin 2025年05月04日 阅读数 54659

  新华社合肥5月3日电(记者朱青、刘美子)这个“五一”假期,安徽博物院全新开放的“安徽文明史陈列——夏商周时期的安徽”展览,为公众带来了一场文物盛宴:1933年被盗走的安徽寿县李三孤堆楚幽王墓楚王熊(写作酓)悍鼎,跨越92年后“返乡”,与楚考烈王铭文器楚王匜鼎同台亮相,实现了两代楚王“父子鼎”的世纪重逢。

楚王熊悍鼎“返乡” 楚国“父子鼎”世纪重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楚王熊悍鼎和楚王匜鼎跨越92年在安徽博物院重逢共同展出。新华社记者 朱青 摄

  春秋战国时期,兴起于荆楚之地的楚国都邑曾几经迁徙,楚考烈王熊元(亦有作“完”)为避强秦,于公元前241年将都城迁至寿春,即今安徽寿县。熊元也正是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的墓主。他的儿子楚幽王熊悍则是寿县李三孤堆墓的墓主,也是武王墩墓发掘之前唯一能够确认的楚王墓,楚王熊悍鼎和楚王匜鼎均为随葬在李三孤堆墓的铭文器。

  安徽博物院副院长卞坚介绍,1933年李三孤堆墓被盗掘,之后发掘出土文物4000多件,其中安徽博物院收藏了700多件,而楚王熊悍鼎等一批精品青铜器文物辗转流落至天津,后被天津博物馆收藏。

  在展览现场,这两件“父子鼎”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凝望。楚王熊悍鼎通高53厘米、口径45.5厘米、腹围148厘米,共有铭文60余字,分布在鼎盖内、口沿、腹部等处。从铭文可知,该鼎是楚幽王熊悍为庆贺胜利,用缴获的兵器改铸的礼器。和它并肩而立的就是楚考烈王匜鼎,其形制与鼎相似而腹部较浅,一侧伸出一流,推测为盛水器。其口沿外壁有铭文“楚王酓前作铸匜鼎,以共岁尝”,显示出它是楚考烈王在秋天进行祭祀活动时的礼器。

楚王熊悍鼎“返乡” 楚国“父子鼎”世纪重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楚王熊悍鼎口沿处的铭文清晰可见。新华社记者 朱青 摄

  器以藏礼,鼎在历史上不仅是炊器、盛食器,也是贵族进行宴飨、祭祀等礼制活动时最重要的礼器之一,常被作为王权的象征。这对“父子鼎”的世纪重逢,不仅揭开了楚国迁都寿春后的政权更迭和以武立国的风貌,更让观众现场感受到考古学中“器物证史”的魅力。“父子两代的鼎在安徽博物院首次会合,也为公众了解战国晚期的楚国历史、寿春历史,提供了更多实物资料和想象空间。”卞坚说。

  楚考烈王的鼎为什么会出现在儿子楚幽王的墓中?对此卞坚解答,目前学界推测,由于战国晚期时局动荡,楚幽王在为父亲楚考烈王举行葬礼时,留存了一批当时铸造的精美青铜器以继续使用,楚幽王去世时,就将这批生前使用的青铜器的一部分用来随葬,造成了“父子鼎”同墓的状况。

  除了“父子鼎”之外,安徽博物院在此次大展中,还首次展出了楚幽王陪葬器中的“九鼎八簋”。其中八簋包括了安徽博物院馆藏4件,与熊悍鼎一起从天津借展的2件,剩余两件以仿真展板“留白”。这套礼器被视为当时等级最高的礼器组合,在武王墩一号墓出土的“九鼎八簋八簠”尚未公开展出之前,这次大展让公众得以先行窥见先秦时期青铜礼制的最高等级是何等森严又富丽堂皇。

  安徽博物院首次展出的楚幽王陪葬器中的“九鼎八簋”。新华社记者 朱青 摄

  这场展览的筹备是一场持续半年的文明“拼图”。卞坚透露,此次大展文物数量从220件左右增加到93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数量达180余件。除楚王熊悍鼎和院藏楚王匜鼎、楚王铸客大鼎、鄂君启金节等“重器天团”首次联袂登台,大展还展出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器物240余件,院藏楚王墓带铭文青铜器近乎全数展出,是目前国内最为全面的李三孤堆楚王墓器物群集中展示。

  “此次预展吸收了近年来安徽在夏商周部分考古的最新成果,展出了安徽博物院多年来收藏但未曾展出过的精美青铜器、玉器、陶器、原始青瓷等相关文物。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这场展览还将以优化升级后的新面貌正式开放。”卞坚说。

【纠错】 【责任编辑:王碧姣 王坤朔】

推荐阅读:

丰收丰润2024年第11期20日起发行

中兴商业: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最高近93% 老牌零售龙头焕发新动能

“一揽子”稳信心政策点燃A股 估值体系重构进行时

李云泽:金融监管总局将持续加强与香港、澳门的双边监管合作

能链智电(NAAS.US)获Carbon Collective旗下主动型气候变化ETF基金买入

一揽子举措助推内地香港金融合作更进一步

分红超130亿元!

小市值风格急转直下,"追风"基金遭重击!后市如何抉择?

1月26日新股上会动态:米格新材上会通过

怡亚通1月29日大宗交易成交359.22万元

专题推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