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全球航运业低碳进程加速 上海应成为全球航运绿色能源加注中心
以“共享创新 共塑未来:构建科技创新开放环境”为主题的2024浦江创新论坛于9月7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活动之一的未来能源专题论坛9月9日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黄震在发表演讲时表示,全球航运业正加速进入低碳甚至零碳时代。当前,要抓紧多路径技术的开发与储备,加快发展绿色燃料与绿色船舶产业,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非常丰富的秸秆资源和其他各种资源。因此,展望未来,上海在建设全球航运中心时,理应成为全球航运绿色能源的加注中心,中国也能够成为全球绿色燃料的主要产地和供应国。”黄震说,“以往我们到中东去买油。将来,很可能世界各国都要向中国买绿色燃料。”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黄震表示,能源绿色转型的基本逻辑是:供给侧通过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碳捕集、核能,实现电力的脱碳、零碳;需求侧通过再电气化、间接电气化,实现绿电、绿色燃料和绿色原料的替代。
在船海动力领域,全球80%的货运量由船舶承担,而船舶动力的减碳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国际海事组织已经提出了2050年船舶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目标,欧盟更是将航运业纳入了碳市场,这些政策都在推动船海动力能源的变革。
黄震认为,船海动力能源的变革路径主要有三条:在内河湖泊,或是固定点对点运行的船舶,都将会采用零碳电力为驱动;在大洋上实施运输的船舶,将使用绿色燃料;还有一部分必须使用化石燃料的船舶,将安装船载碳捕集装置。
其中,绿色燃料是以阳光、水、二氧化碳、生物质、氮气等为原料,制备成氢气、甲烷、甲醇、二甲醚、氨、合成柴油、合成航空煤油。“利用零碳电力制取氢、氨和合成燃料,既是绿色燃料,也是一种新型储能方式。”黄震表示,该路径在储能规模和储能时间上有独特优势,可实现跨季节大规模存储和广域共享。
黄震还指出,氢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载体,虽然在储存和运输上存在挑战,但它在合成氨、甲醇等燃料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绿氨和合成燃料的发展,也在逐步克服技术难题,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黄震表示,上海交通大学致力于研发二氧化碳电催化合成燃料技术。该技术使用太阳能,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水或者氢气,将二氧化碳活化为燃料。在现有研究中,该技术可以制造出一氧化碳、甲酸、甲烷等产物,目标是通过增加碳链长度,获得十六烷值大于45、碳链长度9-16的产物。
“我们利用零碳电力,将水和二氧化碳在共电解池里获得混有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合成气。再通过费托合成,制取适合重载动力的合成燃料。”黄震表示,目前上海交通大学研究人员正在进行四个项目研究,包括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机理及电机材料研究、高性能低温二氧化碳还原关键技术及电解池堆研发、高温共电解水/二氧化碳关键技术和电解池堆研发、高效能可再生合成燃料系统研发与集成。
“预计到2026年研制出分布式可再生合成燃料制备系统,2028年实现高一致性、长寿命电解池堆规模化制造,2030年实现可再生合成燃料系统批量化工程运行。”黄震表示。
推荐阅读:
中华企业涨停,沪股通龙虎榜上买入1016.35万元,卖出971.15万元
长三角两会丨浙江聚焦“415X”重塑产业体系,高水平建设海洋强省
专题推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