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氏建筑高级设计总监李新宇: 用建筑成就别人,同时成为自己
(原标题:贝氏建筑高级设计总监李新宇: 用建筑成就别人,同时成为自己)
沈建缘/文
如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所言:“三一的数智化转型,要么翻身,要么翻船”。北京回龙观的三一集团全球研发总部园区正是一个凝结了三一集团对于转型重塑全部期待的项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自2015年第一次公开招标却因方案不尽理想而搁置,到2021年再次开启全球竞赛,该项目吸引了Foster+Partners、Gensler、SOM、GMP、AECOM和贝氏建筑事务所等众多国际顶级设计单位参与初选,最终由贝氏、GMP与AECOM三家成功入围。历经一年半、数轮激烈比稿后,贝氏的“智慧三棱镜”方案拔得头筹,并获评委――包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庄惟敏院士、中建集团杨瑛大师等专家的一致认可。
2024年6月,位于北京回龙观的三一集团全球研发总部园区完成结构封顶,总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2025年项目建成后,将作为全球研发和数字化转型的策源地,承载三一集团全球化发展战略,并成为三一集团从传统重工业制造型企业向科技创新型企业转型的标志。
日前,在北京,我们采访了三一集团全球总部的主创设计师――贝氏建筑事务所的高级设计总监李新宇,并提出了我们的疑问。建筑师如何理解企业家?在一个商业性很强的项目中,如何用建筑语言实现功能性之外的思想性与开拓性?新时代的全球化,需要怎样的设计语言和态度?是什么能让一个建筑设计师佳作不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建筑与“契机”
“我一直想做的,是在不同维度之间找到新的连接。”李新宇说。
在采访中,他坦言,一个建筑项目的成功会经历无数变数与挑战。建筑师不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批判性思维以及对甲方、社会需求的深度洞察和理解,更要清楚自身定位:“用建筑成就别人(业主、社会及公众),同时成为自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他分享了三一项目从构思方案、与企业家沟通,到帮助企业方找到心中“白月光”的全过程;也提到如何通过建筑语言完成企业在转型中的“意向补充”与情感叙事,让企业家精神得以“具象化”。谈及在这个被称为“精密仪器般运作”的作品里,如何精确把握建筑功能与形态、品质与美学的统一,并一步步落地时,他说:“那么多夜没白熬。”
三一全球科创中心 “智慧三棱镜” 主楼效果图 图片来源:贝氏建筑事务所他向我们展示了三一集团全球总部的设计图――主楼以南北两座科技三棱镜与东西两座稳固三角实体为核心,西侧研发裙楼形如脊柱,寓意三一重工作为国之脊梁的重任。整体规划顺应北京自然地势,布局西高东低,建筑群层层叠落,营造背山望水的聚气之地,体现三一集团命名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理念。
在这个项目中,三角形不仅是一种结构,也是一种叙事工具。晶莹通透的三棱镜代表了对未来科技的探索,而沉稳厚重的三角实体则象征三一重工的产业根基――以科技托举实业。通过两对三角“科技光带” 贯穿建筑五个立面,不仅实现了几何与光影的和谐交织,也为室内带来了充足的自然采光。每一根巨型斜撑都进行过反复的角度与比例计算,以最小的结构冗余完成最大支撑,赋予建筑稳定和体量。呈现出科技与艺术的统一,也传递了三一集团迈向未来的坚定决心。
为了实现三棱镜幕墙晶莹剔透的效果,李新宇在立面中采用了高参数的三银玻璃,并通过在北幕墙层间开设仅3厘米缝隙形成腔体式通风系统;在东西立面利用穿孔铝板和可控进气门巧妙结合,将净化过的新鲜空气无声引入室内,避免了传统幕墙开合破坏立面完整度的难题。
他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当人们站在落成后的“智慧三棱镜”面前,“看到光线从南向北照射进来,透过三棱镜的光芒,60米的大堂将被点亮,整个园区将被照亮。”的一瞬间,能体会到建筑之美,和他的用心。
创新与传承
“建筑之美”不但有其专业定义,也是兼顾美与实用,专业与商业,艺术与技术的标尺。而建筑设计探讨的是商业与专业、功能与审美、妥协与承诺之间的关系,建筑师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所有的规划和布局,最终都要体现在现实与落地的细节里。正是这些细节,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设计师本人的经历和看待世界的眼光。
李新宇本科毕业于密歇根大学建筑学专业(University of Michigan, BS.Arch),随后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Columbia University, M.Arch 1)。专业系统的学术训练为他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职业与学术生涯中,李新宇曾荣获美国建筑师协会(AIA)荣誉奖、DNA巴黎设计奖及哥伦比亚大学助教荣誉奖等。他同时是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认证专家,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建筑实践,并以前瞻性视角引领行业发展。他的“芝加哥垂直校园"项目曾在美国多地展出,体现了他对卓越设计和创新的坚定承诺。
在就读哥大之前,他曾与Jeffrey Inaba(OMA・AMO创办人)在 C-Lab 共事,同时是《Volume》杂志的合伙人与编辑。《Volume》杂志是由C-Lab和著名建筑师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联合创办的,专注于对城市与建筑的批判性研究。期间,李新宇协助哥大建筑学院(GSAPP)院长Mark Wigley完成了在达沃斯论坛上发表的“老龄化与城市化”专题研究,并作为主要研究员参与了奥迪公司委托的《动态实验(Experiments in Motion)》科研项目,探讨未来城市规划与汽车的关系。正是这些多元经历,塑造了他对城市与建筑关系的深层理解。
加入贝氏之前,李新宇还曾在来自阿姆斯特丹的UNStudio和旧金山的SOM等国际知名事务所工作。顶尖建筑事务所的职业经历从不同程度启发了他,也塑造了他的批判性思维和全球化视野。
已故的贝氏董事长贝建中先生经常笑称他是“建筑外交官”,因为他能在坚持自己理念的同时与业主达成共识,避免一味迎合或妥协,确保项目品质不被“异化”。在与贝建中先生近十年亦师亦友的深厚合作中,对方视他如家人般的忘年情谊和充分信任与授权,为李新宇提供平台与机会,使他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自我突破。
此前,由他主持的长沙三湘银行总部综合体,以“风中航帆”般的建筑外观重塑了湘江的滨水风貌。该建筑也成为2024年央视农历春晚中成为分会场外景地之一。既是世界一流的现代化金融地标建筑,也是令当地社区自豪的网红打卡点。
就像好的建筑不被定义一样,好的建筑设计师也是如此。李新宇认为自己的设计是“融合菜”,先博采众长,然后成为自己。
在他看来,创新与传承并不相悖。建筑设计是基于现实需求提供的解决方案,必须有其“功用”,但一个完整的建筑设计项目,必须融合人文、科技、文化、美学与落地技巧、战略统筹和管理。才能让人们对自己身处的环境产生归属感和认同。
作为美国新锐设计师的代表人物之一。日前,李新宇受邀出席多哈为美国建筑师协会(AIA)中东大会,并发表了名为《数字时代的匠人工艺:变化与传承》的主题演讲。他相信,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建筑始终服务于使用者的空间功能这一本质从未改变,但建筑作为社会变迁中“文化的载体”,必将进入更加细分的的精细化时代。随着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的井喷发展,设计师的“匠人精神”将赋予建筑的使用者更深层的体验。从这个角度看,贝氏建筑将有更多机会书写“传奇”。
访谈:建筑师李新宇(Leo Li)
沈建缘:对建筑设计师而言,现在还是一个不错的时代吗?虽然中国房地产市场并不太乐观。
李新宇:我觉得正是由于机会越来越少,无论业主还是资本都更加珍惜这样的机会,更愿意把它打造成精品。相比过去资本横飞的时代,很多地产就像一个“cookie cutter” 千篇一律。现在的细分市场更加精准,现在是更精准的5%的,甚至1%的“精细化”时代。
上周我在卡塔尔多哈出席AIA中东大会时,我分享的主题是“匠人精神在信息技术时代两者的关系”。我认为,当我们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很多人担心怎么去生存?但我觉得建筑师应主动拥抱这些新技术,将之视为时代赋能,而不是对立。AI能替代很多重复性工作,或许能达到70%,但这使我们有时间和精力去关心这剩下的25%,去思考和突破剩下的5%――那些涉及人文、情感、匠心,以及对社会的深层理解。
沈建缘:人工智能不能替代人可能有1%或者是5%。在建筑设计中指的是什么?
李新宇:我理解正是“匠人精神”。比如像木头一些不完美的纹路或者是石材的一些缺陷,反而形成最精致的美,缺陷的美。这种东西通过大数据的精密计算是做不到的,至少在现在的情况下是如此。需要我们以人文精神,通过经验或一些看不到的知识去把它融合起来。
另外,就是情感。真正好的作品一定是有情感的,是对情感的传递和把控。AI是逻辑,它还不是情感。比如我们能够有幸接到总部大楼这样有很高附加值的项目,我们就应该按5%、1%这样的一个高标准来作设计,我们就更应该坚守这些东西,就应该是利用这些技术来强化我们现有的情感、对这个历史的认知,对环境或者是对人文的理解,或者是服务业主以及社会的责任。
沈建缘:从建筑师的职业生命看,除了普利兹克奖外,还有什么目标?
李新宇:普利兹克奖是每一个建筑师的梦,而我也一直在思考,除了敬畏这一梦想外,建筑是否可以在更广泛的维度上触达更多人群,让更多人触摸并感受到它的意义。建筑有其天然的局限:一座作品往往需要数年间投入巨大心血与资源才能落地,但它也只能被有限的人群欣赏。它必须“矗立”在某地,体验者往往需要亲身前往,有时甚至无法进入。这种物理空间的特性,使建筑难以像数字艺术那样被无限复制,也不像工业设计产品能够广泛接触到全球的使用者。
未来,如何突破这一局限?如何让建筑的公共价值被更广泛地感知?这是我不断思考的问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虚拟现实和元宇宙,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启发,但目前这些技术仍远不足以替代真实空间的触感与体验。或许答案最终还需要交由建筑作品本身,以及时间的沉淀和检验。
建筑是一门终身学习的职业。建筑师通过持续的自我迭代,用每一个时期的作品回应时代的需求。每一个设计都承载着我们对当下的理解与探索,也为未来留下了属于那个时代的印记。
沈建缘:是什么能让一个建筑师保持设计佳作不断?
李新宇:“创新”和“传承”,很多人觉得是两个相反的命题,但其实不是。贝聿铭先生曾说过建筑应该服务于实际需求和环境背景,而“风格”只是实现建筑目标的工具。这句话在我设计中的传承就是,好的设计是随着时代、随着环境、随着建筑的使用者的需要,进行变化的一个解决方案,或者是一个过程,一个journey。蕴含着对人文、对历史、对场地的考察、和对事物洞知和理解的能力。
李新宇与贝氏建筑事务所合伙人贝建中(中)与贝礼中(左) 图片来源:贝氏建筑事务所当然成就一个好的项目往往也需要契机。比如说,遇到良师。贝建中先生既是我的导师,也是我最好的朋友。他对新的思想的支持和认可,用他的大智慧给我无限地支持与信任。他给了我最好的机会,所以才成就了很多设计,实现了许多超越预期的结果。
他70多岁,我30多岁,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找到细节、获得灵感,产生共鸣,成为知己。比如华埠的饺子、粽子的几何――甚至能联想到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的表皮。贝氏建筑的传承在于“匠人精神”,对建筑的热爱与激情,还有扎实的基本功。我或许增添了更多情绪价值去回应时代及社会的需求,但核心仍是在传承的背景里寻求突破与创新。
贝建中先生经常对别人这么介绍我 “Leo is not just a good architect but a great diplomat”我理解为,建筑师当然有自己的创意和理想,但始终要记住自己的责任-- 业主、人文、社会和场地。要平衡自己的设计抱负与业主等各方的诉求,找到最佳方案。贝先生教给我很多处理复杂项目的经验,也让我看到做建筑不仅是专业创作,更需要同时保留建筑的情感与灵魂。
建筑师更需要坚持“匠人精神”,摒弃杂念,但坚持匠人精神并不是用对方来成就自己。贝聿铭先生喜欢竹子,是因为竹子能曲还得能伸。他说过,很多时候你得会像竹子一样会“弯”,保持自己的韧性,然后还是会弹回来坚持自己的理念。这也是我从贝氏学到的非常重要的东西,这也是贝氏家族很核心的理念。
2016年李新宇与贝聿铭先生在贝氏建筑事务所 图片来源:贝氏建筑事务所沈建缘:如何理解企业家精神与建筑设计的内在联系?
李新宇:对我来说,建筑设计在形而之上就像写一首诗或者是画一幅油画,需要表达心声,而这“心声”往往是对企业家、场地及当下环境的深度理解。以三一项目为例,充分理解三一集团的转型方向是关键,找到对方内心的“它”,然后以建筑将这种愿景和情感具体化。建筑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通过跟业主的对话悟到他们的心之所向,或者深入场地和企业本身去寻找。
以回龙观全球科创中心为例。主楼既呈现了一种极具冲击的几何及结构形体凸显了重工企业的力量美学,又通过“晶体”托起“实体” 作为科技与传统产业承前启后的桥梁,为三一重工的全球化布局赋予了物质化的象征意义。超越了单纯的物理构造,将力量感、几何美学与企业精神凝聚为一体。它不仅矗立于场地之中,也是时代进步与创新驱动的标志,成为连接空间与思想的地标性存在。
建筑本质不会改变,它是一个服务于用者的功能的载体,是一个有美感的、有社会价值的空间。作为建筑师,我们不光要服务于当下它的商业价值,或眼下的形态,也要考虑它作为一个时间载体,在未来的几十年、上百年后如何存在。我们的责任就是不应该随着当下的流行和文化而妥协,坚持一些对社会、对城市有益处的东西。业主和社会才是真正的owner,我们只是协助他们去实现梦想的一个辅助角色。用自己的见解和知识,去协助业主、城市、社会、使用者去实现。。。。。。
沈建缘:在中国市场,未来希望挑战哪些新的设计领域?
李新宇:中国的存量市场非常大,城市更新是新的机遇也是挑战,要在这个基础上对建筑进行改造升级是目前各个城市面临的重要难题。城中村或者工业建筑亟需更新,如何让它们焕发青春,这是一个新的市场,也是国家、社会层面非常关注的方面。怎样把它们重新利用起来,扩大其商业价值,通过保留其特色,还原属于它本身的文化和产业属性,用设计语言进行新的定义和梳理,在传承中创新,这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一个方向。
推荐阅读:
重大突发!朝鲜进行水下核武系统试验!最高检重磅发声,涉及这件大案!
“抢公章”闹剧后,小雨伞母公司赴港IPO,原董事长徐瀚转战乐橙云服
专题推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