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山杜家坎缓堵工程完工,首日有改善

admin 2025年04月02日 阅读数 75561

(原标题:北京房山杜家坎缓堵工程完工,首日有改善)

北京房山杜家坎缓堵工程完工,首日有改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4月1日,经济观察报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京港澳高速杜家坎缓堵综合治理工程已于昨日完工。该工程起点为杜家坎收费站,终点为大井西桥,全长5公里,综合采用增设加速车道、拓宽瓶颈路段、调整道路进出口、优化公交车专用道等综合改造措施,全面提升路段道路通行能力。

北京房山杜家坎缓堵工程完工,首日有改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经观测,杜家坎路段开通首日通行状况明显改善。早高峰期间(7-9时),拥堵路段的平均通行时间缩短了21分钟,通行速度提升了100%,交通量最高增加了40%,实现了通行速度和通行能力的“双提升”。

杜家坎路段改造前后早高峰通勤用时对比来源:高德地图

拥堵旧问题

北京房山杜家坎缓堵工程完工,首日有改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为北京最早建成的高速公路之一,京港澳高速是房山区和丰台河西地区进入中心城区的主要通道,交通吸引力强、需求量大,早高峰进京方向的交通量已达到饱和状态。该路段的交通拥堵问题主要集中在宛平桥和大瓦窑桥两处。

北京市交管局秩序处优化科科长李磊表示,宛平桥是京港澳高速与五环路的交汇处,进京方向存在五环路匝道与京港澳高速辅路两处入口,车流汇入容易导致拥堵。同时,京港澳高速进京方向宛平桥两侧长650米主路原仅设置2条车道,而宛平桥东侧需承接4车道交通流量,存在明显的道路瓶颈。

宛平桥东两处进口匝道合流处-改造前连续两处外侧车道汇入导致主路车辆行驶缓慢来源:北京市交通委

同时,京港澳高速的原公交专用道起点位于宛平桥东,与宛平桥区的瓶颈段基本重叠。李磊说,在公交专用道起点的上游,公交车需要从最外侧车道并线进入最内侧车道,而社会车辆则需要切换至外侧车道。这一过程进一步加剧了该段道路的拥堵程度。这个瓶颈节点是制约京港澳高速在早高峰时段进京方向道路拥堵的直接原因。

宛平桥西侧-改造前大量公交车由最外侧车道向内侧车道并线来源:北京市交通委

北京市交通委城养中心副主任叶凯丰表示,原京港澳高速大瓦窑桥西侧入口处,高速主路进京方向设置3车道,需承接5条车道交通流量,张仪村路、京港澳辅路车辆需在70米距离内进入京港澳主路,车流交织段过短,影响通行效率。

大瓦窑桥西原入口-改造前(西向东方向地面拍摄)现已封闭来源:北京市交通委

大瓦窑桥-改造前(东向西方向桥上拍摄)可见左侧张仪村路、京港澳辅路车辆与主路车辆交织来源:北京市交通委

治理新方案

李磊表示,为打通瓶颈并增量扩容,本次工程通过调整中间分隔带及车道宽度,利用主路外侧检修步道等措施来争取空间。在五环路和辅路(卢沟桥南路)各增加1处进入高速主路的加速车道,将该瓶颈路段由2车道调整为3车道。这一调整减少了入口车辆对主路直行车辆的影响,使道路系统运行更加顺畅。

宛平桥东两处进口匝道合流处-改造后车道增加减少了入口车辆对主路直行车辆的影响来源:北京市交通委

李磊说,本次改造将公交专用道起点由宛平桥向杜家坎方向延长1.1公里至杜家坎收费站东侧500米。通过优化调整公交专用道起点,避免因车辆交织并线对宛平桥节点造成的干扰,从而提升主路的通行秩序和效率。

宛平桥西侧-改造后公交车提前并入内侧公交车道使得通行效率得到提升来源:北京市交通委

叶凯丰表示,为解决短距离并线交织问题,本工程利用大瓦窑桥区三角地带,下穿大瓦窑桥和张仪村路,新增了一条长450米的辅路系统,该系统共设置2条机动车道、1条非机动车道和人行步道。原大瓦窑桥西侧入口已于3月31日封闭,车辆可以选择在原入口东侧220米处的新建入口进入高速主路,车辆并线交织距离增加了150米,也可以沿辅路继续前行约300米,通过既有入口进入高速主路。

大瓦窑桥东新增入口-改造后(西向东方向地面拍摄)来源:北京市交通委

大瓦窑桥-改造后(东向西方向桥上拍摄)来源:北京市交通委

据北京市市政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京港澳杜家坎缓堵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副经理洪博透露,本工程项目采用了箱涵顶进施工技术,在大瓦窑桥旁边新建箱涵整体框架,采取千斤顶相接顶进的方式,将其移动到大瓦窑桥下以完成闭合。同时,本工程在大瓦窑桥匝道上设置了钢面桥,以保证施工期间车辆正常通行。

大瓦窑改造效果示意图

未来新变化

经观测,该工程完工首日(3月31日,周一早高峰7-9时),车辆通行拥堵最为明显的杜家坎收费站至大瓦窑桥路段平均时间缩短至19分钟,比改造前的40分钟减少了21分钟,通行速度由改造前的6公里/小时提升至12公里/小时,提速100%。

叶凯丰说,工程完工后,他连续两天驾车体验改造成果。3月31日早6点36分,他从杜家坎收费站出发,到达丰体南路出口驾车用时12分钟。4月1日早7点40分,他从杜家坎收费站到大瓦窑桥下驾车用时15分钟,到丰体南路用时20分钟。

在交通量方面,相较于2024年4月1日(周一)早高峰,开通首日通过杜家坎收费站的车辆由2498辆/小时增加至2905辆/小时,增加了16.3%;通过大瓦窑桥的交通量由2997辆/小时增加至4192辆/小时,增加了40%;丰体南路出口处交通量由3909辆/小时增加至4765辆/小时,增加了22%。

杜家坎是北京市民田艾华每天通勤的必经之路。他表示,由于过往杜家坎路段严重拥堵,他需要40多分钟才能通过该路段。因此,他不得不选择在6:20出门,在7点早高峰前通过这一路段以避免拥堵。而工程完工首日,他仅用了15分钟就通过了整个路段。现在,他考虑将出行时间延后半小时,以换取更多自由时间。

叶凯丰表示,随着杜家坎缓堵综合治理工程陆续投入使用,使用者的出行习惯会发生变化,交通量将呈现增加趋势。未来,北京市交通委将继续对相关数据进行观测,及时反映该路段交通情况的变化。


推荐阅读:

思源电气:去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45亿元,今年订单、收入目标预计会保持两位数增幅

近六成“固收+”新基金 采用定期持有模式 业绩表现仍待观察

23日北向资金净买入37.9亿元

积极践行“走出去”战略!石头科技业绩抢眼:2023年净利预增69%-86%

国际观察|土耳其“放行”瑞典 北约北扩再进“半步”

晶科能源、TCL中环等多家光伏企业披露业绩预告 2023年第四季度成决胜关键

“顶流”基金持仓全揭秘!前二十大重仓股曝光

百元股数量达52只 ,较上一日减少8只

今日15只个股突破年线

对话经济学家滕泰:M1回到10%以上股市一定能涨起来,房地产一定能平稳,经济也会好

专题推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
标签列表